Avengers,Assemble!日版復仇者聯盟集結【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】讀後感

去年也差不多7-8月吧!某次無病呻吟,感嘆當今政壇怎麼沒有出現一位像諸葛亮這樣的超絕人物,橫空出世拯救這個混亂不安的社會,為此還特別找了陳舜臣的「諸葛孔明」來看,聊表安慰。

沒想到,今年的政治更加動盪,社會對立更加激化,還上演了一齣大罷免的戲碼,亂了整整一年,等今天投票完差不多就該落幕了,但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,往後的發展都讓人難以樂觀。說巧不巧,最近也有看了一本小說:「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」,也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啟發嗎?對當今政治局勢有更深刻的理解嗎?

以下涉劇透,雖然我覺得這本書劇透應該還好,不過,還是未讀慎入。

書名: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、作者:真邊名人
書名: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、作者:真邊名人

最強內閣誕生: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

故事的背景在2020年4月,也就是新冠疫情肆虐全世界的期間,日本也受災慘重,甚至連內閣首相都確診過世,無計可施之下,執政黨就用最新的AI全像投影技術,復活日本古代的英雄豪傑們,期望他們帶領日本,走出當前的疫情困境。

不愧是集結古代菁英的最強內閣,面對疫情,儘管有千難萬難,也是手到擒來,迎刃而解,三兩下就帶領日本渡過疫情。甚至進軍海外,在世界各國面前揚眉吐氣,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,一掃戰後只能看人臉色的悶氣。

過程中,各路英雄無不大顯神通,像是「安土國債」、「太閣補助金」、「萬國博覽會」等,甚至還有「日美高峰會」,激起日本社會沉寂已久的活力,也恢復日本人民的自信心,成功地完成一場大逆襲。

總之,有夢最美,我們對現今局勢也不用太悲觀,哪天也用AI找一群先聖先賢來助陣。

除了看爽的之外,日本小説都喜歡順便講道理,本書也有幾個議題可以好好咀嚼。

德川幕府265年的鎖國政策

清末到民初,中國近100年的積弱不振與苦苦掙扎,追本溯源都跟清初的鎖國政策脫不了關係,日本應該也一樣吧!就是主政者自以為是,故步自封,不思進取,最後自食苦果,終歸就是禍國殃民呀!

書中卻用「穩定」、「繁榮」、「和平」的角度來看待。這個從現代眼光來看絕對「錯誤」的政策,為戰國時代之後的日本帶來了265年的太平盛世,文化高度發展,人民生活富足,當時的江戶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,德川幕府也被譽為日本史上最優秀政府組織。

反觀結束鎖國後,明治維新的改革開放讓日本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,並野心勃勃地對外發動戰爭,擴張領土,侵略朝鮮、中國、東南亞等地,帶來多少苦難,早知如此,倒不如讓日本繼續閉關自守下去。

用河流來比喻時代,德川家康的觀念是建造堤防,避免氾濫,讓河流緩慢成長,穩定流動,相反,軍國主義時期的大力擴張,追求成長、財富與權勢,毫無節制不斷地拓寬河流,結果是河川氾濫,最後走向乾涸。

這樣想想,當時的鎖國政策,儘管拒絕新的發展,或許才是保護人民的必要之舉。

當德川家康遇上坂本龍馬

在歷史上,這兩人處於矛盾的位置,因為一個是建立幕府的人,一個則是推翻幕府的人,兩人見面,是怎麼樣的光景呢?

書中有很多有趣的對話,尤其是龍馬,時而像個見到偶像,說不出話的小粉絲,時而又恢復英雄氣概,堅定不移地侃侃而談,德川則是保持一貫地老成持重,少有情緒起伏。

放下個人恩怨,延續前面的議題,如果德川的保守政策是對的,被奉為英雄的龍馬,他的改革維新難道是錯的嗎?

德川一生都在為了生存而奮鬥,致力追求穩定,成立幕府後,建立一套制度,把每個人從小到大都安排好,大家乖乖按部就班,相安無事。

龍馬則相反,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開創自己未來的自由,不應該一出生就被決定,他覺得被決定的人生,活著跟家畜沒有什麼兩樣,所以,堅定不移地主張自由的理想。

看似南轅北轍,但其實沒什麼不同,套用河流的比喻,二人只是在不同的流域而已吧!

德川身處在日本經歷戰亂蹂躪的時代,就像是河川不斷氾濫之後,人民禁不起一再地折騰,需要用保守的策略,讓人民休養生息,國家才能存續;龍馬的時代,國家遭遇外部的侵略,但幕府卻因循過去,停滯不前,無法面對列強的步步進逼,在內外的壓力下,才需要打破既有的框架,推動改革,讓人民擁有自由、國家社會恢復活力。

務實來看,不同的方法、理念無關對錯,就看能否解決問題,不論建造堤防或拓寬河流,本就是依照河流的狀況而定,在書中,二種觀念並沒有太多交鋒,而是相互包容,若讓二人異地而處,我想他們也會認同或採用彼此的做法吧!

富士山
日本的象徵,富士山

我們所流的血不是為了成就這樣的國家

讓古人復活,一定要來的就是古人怎麼看待現在。無論德川家康、豐臣秀吉等一眾英雄們對現代政治的看法都還滿一致的,就是政府沒有「魄力」,沒有一力承擔、一往無前的堅毅,不敢負責、不敢決定、出爾反爾、互相推諉、說的一口漂亮話,卻是虛有其表,更無法兌現,人民也就變得冷漠、事不關己,愈來愈不相信政府。

龍馬看到這樣的政府與社會,不禁感嘆,他一生努力就是為了自由,但這個早已獲得自由平等的今日社會,人們卻變得毫無活力,枯燥無味,也愈來愈容易陷入「不安」的氛圍。

龍馬為此說了一段話:

所謂的不安是什麼呢?所謂的不安,是一種什麼都不做的人才會得到的病。

自己什麼都做不到,希望別人來為自己做點什麼、希望神明來為自己做點什麼,什麼事都想依賴別人。正因為如此,心靈才會變得越來越脆弱。如果是自己決定自己該做什麼的人,幾乎什麼事都辦得到唷!

我們當初看到黑船來臨時,就覺得這樣下去不行。有了這樣的想法後,就拼了命地行動。並不是人云亦云的行動,也不會去想著要別人來幫忙,所以整個社會才能動起來。

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太依賴別人了,自己不採取行動的話,就會被不安這種疾病任意擺布,變得越來越無法思考。 這比流行病什麼的更可怕千萬倍。現代人要學會自己思考、為自己而戰,不可以凡事都想靠別人,不要只期待別人做事,要對自己有所期待才行!

坂本龍馬不知為何臉上浮現起悲傷的表情緩緩說道:「我們想實現的並不是這樣的和平,我們所流的血不是為了成就這樣的國家。」

我想這就是他們對現代社會最深刻的感受,也是我在這本書中體會到最深刻的一段話。

因為不安而退縮,而退縮又讓人更為不安,陷入惡性循環之中,終將難以自拔。

現代版的「大政奉還」,代結論

疫情逐漸過去,日本社會也慢慢恢復正軌,德川與龍馬決定「大政奉還」,這個決定不只是單純退場而已,更別具意義。

其一,由限制人們自由的德川家康,重新把自由還給人們,更突顯時代的潮流與自由的可貴。

其二,最強內閣已經完成他們的任務,而且是第二次的任務,但他們畢竟不屬於這個時代,也不戀棧這個時代,放下毫無挑戰牢牢掌握在手上的權力,表現出「權力的自我節制」

其三,也是最重要的,要幫助日本人民打破不安與退縮的惡性循環,要讓人們知道,無論如何,這個時代就該由這個時代的人承擔,不能依靠過去,也不能丟給未來。

總之,要對自己有所期待,決定自己該做些什麼,走在開創未來的路上,會遇到什麼,任誰也不知道,但就如同過往的先賢走過的一般,我們會留給未來的,就如果我們享受過往的成果。

大政奉還後,日本社會在表面上雖然一如既往,但改變已經發生,人民對政治不再冷漠,願意出門投票,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,儘管未來仍不明朗,也能夠以身為時代的一分子承擔責任。

話說,如果100或200年的未來,台灣也要復活最強內閣,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有誰會上榜嗎?未來的人們會怎麼選擇?又會怎麼評價我們的時代呢?

題外話,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三人一生糾葛,讓人津津樂道,作者也刻意套入書中,隨著故事發展,會有一種「啊!對嘛!就應該是這樣才對」的感覺,可以自己體會看看。

書籍介紹

書名: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–最強武將復活!看AI戰鬥內閣如何力挽狂瀾,拯救日本

作者:真邊名人

譯者:林慧雯

出版社: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:2022/04

延伸閱讀

一個從0開始的魯蛇逆襲!【太閣記:天下人豐臣秀吉】讀後感

劃破歷史夜空的光芒~【諸葛孔明】讀後感#1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