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什麼話,由自己掌控!【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】讀後感

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

說話之道就是「對你好」

先前看了《蔡康永的說話之道》,體會到一點,如果想要把話說好,關鍵在於重視對方,把對方放在心上,簡單說就是「對你好」。

不只是說出自己想說的話,而是要去體貼對方,讓對方聽得進去也聽得開心,

另一個從書中學到的觀念就是,你說出什麼樣的話,代表你是什麼樣的人,從你口中說出去的話,包含內容與態度,就是你帶給別人的觀感。

這本「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」也延續這個觀念,再提出一些說話的小撇步,讓自己跟對方都可以享受對話的過程,更進一步的要傳遞的想法是,自己會說出什麼話都不是因為別人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,掌控權都要回到自己身上。

以下分享書中的幾個片段

不知道該聊什麼的時候,聊吃的

書中說,聊吃的是不敗話題,不管對方是怎麼樣的人,都可以接得上,人總是要吃東西,也總是會有喜歡或不喜歡的食物,所以,一般來說,都可以接得上話,沒有任何門檻。

不過,如果有人跟我講這個話題,我可能只會說「我喜歡吃生魚片」、「這樣呀!」、「有機會可以去吃吃看」之類的話,然後就打住了,哈哈!真的很不會聊天。

生魚片
聊吃的是不敗話題,我最喜歡吃的是生魚片 圖/Pixabay

自嘲,是有自信的人,才做得到的事

嘲笑別人,自以為幽默,但常會讓別人感到受傷或受辱,相反,嘲笑自己就不會傷及無辜,也不會讓別人受傷,相對是比較好的話題。

而且,自嘲是有自信的人,才做得到的事,因為他們在其他的地方有過人的表現,才會不介意拿出一些短處,開開玩笑,自娛娛人。

可是,我也有看過自嘲的人,是為了掩飾自卑,才先用自嘲的方式開玩笑,讓其他人以為他不在乎,好像很有自信的樣子,例如胖子自嘲自己的體重,表面看似很開朗,其實,是不希望別人看出他的心酸,想想有時候也覺得滿難過,書中其實也說,不要刻意自嘲,那樣反而會很可憐。

用這招之前,應該先找到自已有自信心的來源,不然,可能會傷到自己。

說不的時候,盡量怪自己,把責任歸在自己身上、吵架時,別攻擊對方的人生立足點。

這兩點的共通點在於,儘管不同意對方,也要為對方留餘地,有台階下。每個人意見總不會都一樣,這也是很平常的事,又不是在比賽辯論,不用一定要扳倒對方才甘心,否則,別人受傷,自己也不好過,何苦來哉!

書中說,這些只是宣洩情緒的語言,等於語言的垃圾,何必製造垃圾呢!只會讓你心裡愈來愈臭,而不是愈來愈清爽,想想,你希望說出的話讓人如沐春風,還是讓人覺得臭不可聞。

每吐槽一事之後,就跟著稱讚一事

這個可能比較是自我調適用的,可以讓自己很快就察覺,要抱怨還是要稱讚,無非都決定於自己的一念之間,沒完沒了的抱怨,只是消耗自己而已,而且別人也不想聽你一直抱怨。

如果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愛抱怨的人,只會對你敬而遠之,不然每次都要聽一大堆垃圾,想了就累人。

把話說好要靠自己練習,美好成果也由自己享受,代結尾

書中介紹了40個講話的原則,連同現在這個,只提了6個,並不是說其他的沒有用,而是每個都很有用,但是每個都提,那就不是寫心得,而是在抄書了,而且自己的詞彙也滿有限的,很難把意思都傳達地很到位,自己看書遠比看摘要心得要更有收穫,這裡只是拋磚引玉而已。

最後這一段,書中以開車為例,讓讀者更容易理解說話這件事。

平時在路上好好開車,互相尊重,保持距離。但怎麼樣總會遇到亂超車的、亂變換車道的、闖紅燈的、亂按喇叭,甚至逼車的,但我們不會因為別人亂開,我們也就跟著亂開,衝動到拼命一頭撞上去吧!畢竟事關自己的生命安全,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在自己的範圍內,好好開車。

可是說話的時候,大部分的人卻不是這樣,總是只想到自己,總要爭個輸贏,遇到講話難聽的、刻薄的、亂罵人的、愛抱怨的,就想上去或理論、或訓斥、或開導,通常都沒達到目的,反而搞的心裡傷痕累累。

我們應該要像開車一樣,遇到那些亂開車的人,就是敬而遠之,離得遠遠的,免得被撞受傷,保護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,好好照顧自己的心。

高速公路車流
說話就像開車,互相尊重,保持距離 圖/Pixabay

不論說話或開車,控制權都在自己手上,書中教我們,必須把說話歸到自己的責任範圍,沒有人能替我們把話說好,好好說話,收穫最大的,當然也是我們自己。

走在好好說話的中道上!雖不容易,卻是最好的路。

書籍介紹

書名: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

作者:蔡康永

插畫:彎彎

出版社: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:2014/05

推薦閱讀:

【蔡康永的說話之道】是「道」不是「術」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