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丟掉多餘的東西,不再為焦慮所苦~【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】讀書筆記#4
待辦清單上的每件事都非做不可嗎?有沒有哪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做,或是應該盡量少做?畢竟「習慣性焦慮」的起源就是覺得「每件事都該做」,如果能夠將不需要的事情捨棄掉,自然就能減少焦慮的產生。
Vico’s Reading Corner
待辦清單上的每件事都非做不可嗎?有沒有哪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做,或是應該盡量少做?畢竟「習慣性焦慮」的起源就是覺得「每件事都該做」,如果能夠將不需要的事情捨棄掉,自然就能減少焦慮的產生。
自從家裡養了一群鸚鵡之後,就比較常注意…
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:最後一回講的是如何好好運用時間來減少焦慮,簡單來說,就是在自己的時間表上安排「療癒自己的空檔」,為自己留下餘裕的彈性。
富貴與貧賤,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別,有這些不同的機遇,其實跟智力、努力沒有關係,這就是命,「不歸個人管」、「不歸你管」。就像佛家說的因果業力,萬般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。
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:生活品質是必須的,但當忙碌與焦慮的時候,卻變成奢侈品,追求生活品質就變成不應該或不必要的,甚至會讓人覺得內疚、有罪惡感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格外重要,用日常的一舉一動,從外部影響內部,預防「習慣性焦慮」。
《神的病歷簿》這本小說讀完快二星期了,卻遲遲沒有寫讀書心得,心裡有點猶豫。
112/8/12,這天跟老婆去平溪擺攤,最近天天都下午後雷雨,今天也不例外,才12點多就烏雲密佈....
Leo金頭凱克鸚鵡,現在從文靜小生,變成什麼都愛玩的小搗蛋
對別人的不爽,可能只是被比下去的不甘願:憑什麼要原諒他人的缺點,憑什麼要包容別人的過錯,因為如此一來,這些負面思考就不會進入你的腦袋裡,不會產生糾纏不清的壞情緒,自己也才能獲得解脫。
諸葛孔明貳:讀完卷貳的時候,看到作者後記的一段話:筆者寫歷史小說,是從了解時代開始…,在描寫時代之際,人物就會躍然浮現。原來這種寫作方式,是作者刻意塑造出來的呀!難怪想說怎麼諸葛亮好像是個路人、跑龍套的,經過看一下插花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