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這個話題前,先提一個跟同事閒聊時的笑話。
你覺得寂寞嗎?一段認假為真的笑話
辦公室有一個同事單身,一個人住,有時候就閒聊日常的生活~~
A同事:我一個人住十幾年了,哪一天在家突然怎麼樣,可能要過好幾天才會有人發現,如果我沒來上班,你們要打電話給我,我也留我哥哥的手機給妳,我沒接的話,你們就打給我哥,叫他來看我。
B同事:你一個人住是不是覺得有點寂寞?
A同事:對呀!回到家只有一個人,沒人可以講話,放假都會想出去走走,不然太無聊。
C同事:我告訴你一個方法,你在家就不會覺得一個人很孤單。
A同事與B同事:什麼方法?
C同事:看恐怖片呀!你看完,會覺得廚房有人、廁所有人、床下也有人!很多人看著你,就不會孤單了!
C同事:另外,如果夏天覺得天氣太熱,想消暑,也可以看恐怖片,看完起雞皮疙瘩、暑氣全消,全身發涼~~~
A同事與B同事:嗯~~回位子繼續上班吧!
明明什麼都沒有,卻彷彿真實存在
理性告訴自己,家裡都跟平常一樣,但就是覺得馬桶裡可能會伸出一隻手,不敢去上廁所,覺得貞子會從電視爬出來,不敢去看電視,忍不住背脊發涼,非得要把全部的燈都打開,怕說不定會有人躲在角落。
人的感受與情緒就是這樣,重點不在於某件事物是否真實存在,只要通過想像,就足以引發,而情緒也會反過來強化想像,像恐怖片會愈想愈怕,嚴重一點的,還會引發其他的不良反應。
但應該還不至於信以為真,但生活中就不只是這樣了。
當你覺得…,只是發生了一些事,而讓你開始有這種想法
生活上也常常這樣,跟男朋友分手了,就覺得自己又不漂亮、又不可愛,又不溫柔,不會再有人喜歡我;工作被開除了,就覺得自己又沒學歷、又沒能力,人緣也不好,不可能找到好工作。
但當你遇到一些挫折,覺得自己很糟的時候,說不定也只是像看完恐怖片之後所引發的恐懼,都是想像出來的。
兩者的差別只在於,因為你知道恐怖片是假的,害怕的感覺幾個小時或一兩天就沒事了;而生活中各種挫折所產生的負面感受,卻被認定是不可改變的事實,牢牢綁住自己好幾年甚至糾纏整個人生。
要說不去想這些,也太強人所難,愈不去想,反倒愈一直盤踞在腦海中,所以,不用刻意去逃避這些失敗或缺陷,而是像水島醫師在《自我肯定的奇蹟》中說的:
你已經很努力了,受了這麼多的傷,真是辛苦了。
溫柔地對待自己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