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們住在焦慮星球》跟《午夜圖書館》一樣,作者都是麥特.海格,原本以為這本也是小說,翻開才知道這是一本散文集,一篇篇都是他曾經遭遇的生活經驗,以及應對的方式與想法。
麥特.海格在書中自述曾經患有憂鬱症,而且此後一直深受焦慮、恐慌等感受困擾,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就突然發作,影響了跟家人的關係,也打亂了工作與生活,但在處理這些逼得他喘不過氣的負面感受時,也漸漸找出一些與之共存的方式,並用親身經歷提出他對於人生意義的見解,分享給所有讀者。
因為全書都是由一篇篇散文集結,每篇的內容都不長,如果要對內容另做說明,有種畫蛇添足的感覺,也覺得可能曲解作者原意,所以,接下來會直接摘錄幾篇自己特別認同、感同身受的部分片段。
焦慮的感受
我很害怕,我沒辦法不害怕,害怕就是焦慮的最大特徵,絕望的感覺似乎沒有上限,心理慌得要命,用分散心思的方法,像是回覆電子郵件、上網讀新聞,逛社群媒體,但都沒有效。所以,決定離線,焦慮並沒有奇蹟似的消失,但我的心情不在愈來愈惡劣,而是進入平穩的高原期,過了幾天,漸漸平靜下來了。P.11-12
焦慮令人沮喪的一點,就是往往很難找到焦慮背後的原因。眼前可能沒有任何看得見的威脅,然而你還是徹底感到害怕,從頭到尾只有緊張懸疑的氣氛,沒有動作情節,就像沒有鯊魚的大白鯊電影。P.27
現代社會令人心情不好,就算有其他再多好處都無關緊要,因為心情不好就是很討厭,心情不好的時候,還有人說我們沒道理心情不好,想也知道聽了只是更煩而已。P.19
選擇無限,人生卻有限。我們不可能體驗每種人生,不可能看完每一部電影,讀過每一本書,我們需要編輯眼前的選項,才不會被選擇拖累,我們需要找出什麼對我們好,其餘甘心放下,我們不需要另一個世界,我們需要的一切都在這裡,只要我們放下什麼都需要的念頭。
感受代表什麼?
感覺沒有時間,不代表你沒有時間。
感覺自己很醜,不代表你真的很醜。
感覺焦慮,不代表你一定要焦慮。
感覺成就不夠,不太表你成就得還不夠。
感覺少了什麼,不會因此讓你不再完整。p.80
現在的我多了一點自覺,我會想到陣子沒睡好,工作太投入,太煩惱這本書,還有其他無數愚蠢的小事,因此,我停止掛念郵件,暫時放下這份文件,做點溫和的助眠瑜珈,健康飲食,盡量關機,我牽著狗到海邊散步。
我開始意識到,那些事一點也不要緊,別再那麼緊張兮兮,我所擔心的事,沒有一件會從根本改變什麼,我還是一樣能牽狗散步,我還是一樣能來看海,我還是一樣能花時間陪伴我愛的人,於是,焦慮收兵撤退,像一名賊,在偵查探照燈之下躲回暗處。P.210
過好當下,才能過好未來
我們不被鼓勵生活在當下。我們被訓練成生活在他方、在未來,更多的「你認為幾年後你會在哪裡?」更多的「你打算走哪一條路?」更多「謹慎思考你的未來」,但不論眼前擁有什麼,我一直想要更多,我需要的是想辦法置身當下,有現在這些就很滿足了。P.52-53
未來並不真實,未來是抽象的,我們能掌握的只有現在,一個現在之後接著下一個現在。我們只能存活於現在,老後的你可能有幾千幾萬種版本,但此時此刻的你只有一個版本,專心經營它。
老化就是會發生,對此我們無計可施,如果某件事我們注定束手無策,也就沒有必要為之煩惱了。P.68-69
如何快樂?
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
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
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
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
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
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
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p.112
操控與渴望
我們對睡眠的態度,也是我們對時間的態度:時間用在休息、發呆、睡覺就是浪費,絕對不可以,我們被時鐘奴役,被電燈泡、被發光的智慧型手機宰制,被社會鼓勵我們擁有的那股「永不滿足的感覺」所支配。「現在那些永遠不夠」的感覺,告訴我們的幸福就在不遠的前方,就像隧道的光,明亮耀眼,等待著我們,而我們怎麼走也走不到。P.140
想要一點什麼其實也沒有關係,例如名氣、青春的外貌、一萬個讚、堅實腹肌,但「想要」也是「缺乏」,所以想要什麼,也必須小心對待,要好好看著別讓「想要」在我們心中鑽出太多洞,不然快樂會一點一滴流走,就像水流出破洞的水桶,我們想要什麼的一刻,也就是我們不滿足的一刻,想要的愈多,我們流失掉的自己也愈多。P.219
你被迫感受自己的不足,社會似乎也希望你有這樣的感受,但你不一定就要去感受,你生來就是你該有的樣子,至今依然如此。你永遠不會是另一個人,所以不要硬是想當別人,你沒有替身,你來這裡就是為了當你。所以,不要與別人比較,不要拿別人的看法評判你自己,他們從來沒當過你。P.283
別讓任何人或任何東西讓你覺得你還不夠,不要覺得你必須成就更多才會被人接納,滿足於做你自己,無須其他升級設備。別再夢想實現各種幻想的目標和終點線。接受行銷廣告不希望你接受的事:你很好了,你什麼都不缺。P.228
寂寞的解方
寂寞的解藥不是隨時有人陪伴,而是找到自己獨處也快樂的方法,要把自己內在的房子妝點得美輪美奐,待在裡頭就很滿足,樂於歡迎任何人進來拜訪,即使不免總有一個人的時候,也還是一樣快樂p.150
面對工作的態度
盡量做你能樂在其中的事,如果你在工作中有樂趣,事情也會做的比較好,試著把工作想成有成效的遊戲。
別把目標放在做完更多事,把目標放在減少要做的事。工作有很多時候反而是做更多,效果更差。
不要擔心截止期限,這本書寫完早就超過截稿日了,但你還是讀到它了。
善待自己。如果目前工作的負面影響大過薪水的正面效益,那就別做了。如果有人濫用權力霸凌你或騷擾你,不要忍氣吞聲。如果你痛恨你的工作,趁午休吃飯走人就能一走了之的話,那就趁午休吃飯一走了之吧,別再回去了。
別高估你工作的價值,一個人瀕臨精神崩潰的一大症狀,就是相信自己的工作重要的無人可比。
別做別人期待你做的工作,做你想做的工作,你只有這一輩子,照你自己的意思過活永遠是最好的。
別當完美主義者,人類生來不完美,人類的工作也不完美,別那的像機器人,當人就好,多一點不完美,有錯誤才有演化。p.234-235
世界由你來閱讀
世上有多少讀者,就有多少本書,每名讀者對於一本書都有各自的看法。重點其實不在於你讀了什麼,而是你怎麼讀它,作者可以開啟一段故事,但要有讀者讓故事活過來,而這個故事從來不會以相同方式活第二遍,故事從來不只是文字,也是閱讀,怎麼讀就產生無窮的變化,這也是魔法生成的地方。
世界也是這樣,多少人活著就有多少個世界。你所經驗的世界,不是這個無法改變,名為世界的客觀物體,不是的,你所經驗的世界,是你與世界的互動、你對世界的解讀。
我們都在創造自己的世界,我們用自己的方式閱讀世界。P.267
你原本就是圓滿的,代結論
感受每個時刻,忽略明天,忘卻所有因時間觀念造成的煩惱、遺憾和恐懼。四處走走,什麼也不想,只想著走路。躺在床上,還沒睡,不擔心是不是睡得著,只是在那裏,在平躺著的甜美幸福裡,不為過去和未來的憂愁慌亂。P.248
天要下雨,你再怎麼做,最好也就是讓它下吧!就讓地球自行其道,你沒有選擇,但也要察覺你的感受,不論是好是壞,明白那些事物對你有益,對於無益的也接受其存在,等你知道下雨就是下雨,不是世界末日,事情就容易多了。p.292
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,但被放入超載的訊息、被設了限制與束縛的框架、被訂了遙不可及的目標,一樣一樣都讓生活變得愈來愈複雜,也不得不承擔愈來愈多的壓力,讓我們變得失序、變得混亂、變得疑神疑鬼、變得患得患失、追尋著不知道為什麼要追尋的東西。
無論生活如何混亂,記得「你本來就是圓滿的」,可以拿掉這些不必要的東西。
走進空氣和陽光,走入生活吧!P.292
書籍介紹
書名:我們住在焦慮星球
作者:麥特.海格
譯者:韓絜光
出版社: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2019/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