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整節奏,自己決定優先順序【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】讀書筆記#3

對有「習慣性焦慮」的人來說,感受到的通常不是真實的狀態,而是焦慮的執念,一件事明明已經完成80%,習慣性焦慮的人卻只看到未完成的20%,並將這20%放大再放大,把自己綁在這件事情上,苦苦在無謂的不安與焦慮中掙扎。

要跳脫焦慮的感受,書中第三章提到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「調整節奏」

也就是意識到自己還有選擇,可以依照自己的判斷,配合自己的喜好,排列事情的優先順序,重新整頓人生,拿回人生的主導權。

書名: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
書名: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、作者:水島廣子

但要從焦慮中掙脫出來,排出屬於自己的優先順序,首先要從「心態」開始調整,先建立正確的心態,才能進一步落實到具體的步驟。

調整節奏之一:調整心態

一、轉換心情

因為會常處於心情焦慮的狀態,覺得「忙死了,做事情都來不及了,哪有時間安排優先順序」,此時就要告訴自己,再這樣下去只會累壞自己,感到更痛苦、更焦慮而已,所以,一定要停下來,開始轉換心情。

心情是「調整節奏」的出發點,要先讓自己願意這麼做,後面的一切才有辦法接下去,也就是要先有「病識感」,知道我現在陷入焦慮了,我需要停下來。

二、投資時間

再三提醒自己,排列優先順序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投資時間,並會有所回饋。

雖然現在需要花一點時間做這件事,但之後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跟精力,讓自己更有餘裕。

例如設定水電費轉帳,當下固然要花一點時間填寫資料,但設定好之後,每個月就不用再額外花時間去交水電費,也不用再擔心會不會忘記繳費。或是說排好每日重點事項之後,就不用特別去想什麼事情還沒有做,只要把今天列出來的完成就好。

簡單說,就是用「做了這件事,可以為未來節省時間」的心態,來克服「現在哪有時間做這件事」。

三、盡力就好

這一點是用來放下「完美主義」的,告訴自己,就「現在」來說,已經盡全力了,以自己現在的能力已經做到最好了,就算再繼續這麼耗下去,也不會有比較好的想法或做法,如果最後還是不如預期,那也只能認了,讓自己接受現實。

有了願意調整的心態後,再來是調整做法

調整節奏之二:調整做法

一、依階段設計目標

不要想著什麼都做,而是找出現階段最重要的事,訂下現在優先想要達到的目標,並專注在這件事上面,其他的就先暫時放在一邊,等這件事完成後,再來做次要的事情。

例如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升級檢定,那就全心專注在這件事情上,其他像是減肥、健身、租屋搬家、旅遊、業績等,都先擺在一邊,等檢定過後再來煩惱。

此外,可以告訴自己,就算次要的事情沒做好也沒關係。總之,自己現在的重點就是升級檢定,這樣就可以減少所有的事情都擠在腦中的混亂與焦慮。

二、設定一定的期間

承接上一點,設定優先處理的事情後,接著要訂出一個達成期限,例如三個月、半年等,總之一定要有期限,不然就會產生「這件事情拖太久,其他的事該什麼時候做」的困擾。

三、提前完成

這裡的重點在於拿回「主控權」,設定半年內要完成某件事,然後自己認真努力在三個月完成,就可以告訴自己「我做得到」,「我可按照自己的步調做事」。

用達成目標的「成就感」,破除被「焦慮」或「忙亂感」牽著跑的無奈。

另一方面,也會迫使自己更專注當下,提高工作效率,因為要提前完成,就不能去想別的有的沒的事。

調整節奏,成為不焦慮的人心智圖
調整節奏,成為不焦慮的人 心智圖

結論:調整節奏,拿回人生主導權

綜上,「調整節奏」要先知道排出優先順序是有好處的,是對自己有利的,排好之後,就專注在優先的事情上,並提前完成,拿回人生的「主導權」。

書籍介紹

書名: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:摘下「窮忙濾鏡」X擺脫「不安迴圈」,找回自己的人生

作者:水島廣子

譯者:楊詠婷

出版社: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:2020/10

延伸閱讀

當焦慮成為習慣,看似努力其實是「習慣性焦慮」在作祟!【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】讀書筆記#1

舒緩「習慣性焦慮」,4個方法立刻見效!【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】讀書筆記#2

給讀到這裡的你
我是Vico,謝謝你在無邊無際的網路資訊裡看到這篇文章,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,希望看完之後能帶給你一點點收穫與慰藉,還有我衷心的祝福!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