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立良好生活習慣,打造不焦慮的生活【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】讀書筆記#5

生活品質是必須的,但當忙碌與焦慮的時候,卻變成奢侈品,追求生活品質就變成不應該或不必要的,甚至會讓人覺得內疚、有罪惡感。

「吃大餐,不應該」

「去運動,沒時間」

「逛街、按摩,可免則免」

「讀書,以後再說」

「出去玩,太累了」

「整理房間、不必了」

要求自己一切從簡,捨棄了應有的生活品質,全力投入工作。

但若處於窮忙中,習慣性焦慮造成的負擔讓人再也沒有放鬆的時候,應有的生活就再也回不來了,而且,也會因為生活的匱乏,感受不到生命的寬廣與可能性,陷入更深的焦慮中,變成惡性循環。

所以,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格外重要,用日常的一舉一動,從外部影響內部,預防「習慣性焦慮」。

書名: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
書名: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、作者:水島廣子

不要讓外在看起來缺乏餘裕

改變的第一步就從外表開始,儘管心裡還是擔心得不得了,也要試著看起來從容一些,假裝久了也就漸漸變成真的了。

如果要讓自己看起來不焦慮,一個重點是外表,另一個比較容易忽略的是「顯露出來的情緒」。

1.改變外在

焦慮的時候,一副邋遢樣,蓬頭垢面的會讓心情更厭煩,改變外在包含穿著、打扮等,讓自己看起來神采奕奕、容光煥發,看到乾淨整齊、光彩照人的自己,會讓自己升起信心,更從容面對外部的挑戰,用外表影響內心。

2.不要對外展現焦慮情緒

不要逢人就抱怨自己的焦慮心情,一來每次抱怨,都會加深自己的焦慮心情,二來常常向人抱怨訴苦,也會讓別人覺得跟這個人相處起來很煩躁反而,損害人際關係。

焦慮的時候,反而要更注重外表的光彩。

重視自己的健康

1.注意健康

注意自己的健康對減緩焦慮的幫助,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。

從生理的角度,有健康的身體才有飽滿的精神與體力應付更多的煩人與瑣碎的事情。

從心理的角度,則是暗示自己「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」,自己不是為了這些煩惱而活,不是次要的,不可以被忽略或犧牲的。

2.好好吃飯

人是鐵、飯是鋼,長保健康的不二法就是好好吃飯,因為吃飯是各種生活習慣中最基本的,每天都要吃飯,要好好善待自己,就要從吃飯開始。

忙碌的時候,偶爾在便利商店吃個微波便當,隨便打發一下是無可厚非,但不能成為常態,如果連吃飯都被忽略,生活豈不是太空虛了。

此外,從好好吃飯也讓自己覺察一件事:生命有限,應該予以珍視,告訴自己「生命不能被隨便打發」。

打造良好習慣

1.早上冥想10分鐘

2.規律運動

3.做自己有興趣的事

4.用完東西放回原位:混亂的空間,常常找不到東西不知不覺中會浪費很多時間,另外,東西都隨便亂丟,也會讓自己覺得自己一點也不重要,可以被隨便對待,都會增加焦慮。

重視內心的餘裕與秩序

設定較低的目標

放下完美主義,不必事事都要100分,達不到也沒有關係,只要能過關就好了,逼太緊通常適得其反,如果接受自己是有侷限的,用更有餘裕的心態面對,才能達到更好的成果。

設定低目標,會擔心自己因此而懶散懈怠嗎?一點都不用擔心,如果這件事是你真心想做,根本就不用設定目標,你也會成為你期待中的樣子。

遇到糟糕的事情:不論對錯與安慰自己

遇到挫折、遇到討厭的事情,一直糾結在誰對誰錯,怪東怪西找戰犯只是在浪費時間,充其量就是擔心是不是自己犯錯,會不會被責怪,或是讓自己在受害者情緒的保護傘下,用指責別人躲避責任,總之,不願承認遇到這件事而已。

只要能夠承認事實,接受自己現在情緒受到衝擊的狀態,不論到底是誰的責任,先安慰自己!等恢復情緒後,才能面對事實。

舉一個有點無聊但易懂的例子,一早上班,匆匆忙忙跑到公車站,卻看到公車已經開走了,你的情緒反應會是什麼?怪公車脫班、怪APP不準、怪鬧鐘沒有響、怪媽媽準備早餐太慢、怪紅燈太久、怪鞋子太緊走不快、但沒坐上公車總是事實,情緒受到衝擊也是事實,當下能做的就是接受這兩個事實,再想想怎麼去上班就好了。

讚

結論:給自己一個不焦慮的生活

總之,這些都是要把生活跟空間留給自己的做法,好讓自己從容保持生活的平衡。

書籍介紹

書名: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:摘下「窮忙濾鏡」X擺脫「不安迴圈」,找回自己的人生

作者:水島廣子

譯者:楊詠婷

出版社: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

出版日期:2020/10

延伸閱讀

當焦慮成為習慣,看似努力其實是「習慣性焦慮」在作祟!【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】讀書筆記#1

舒緩「習慣性焦慮」,4個方法立刻見效!【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】讀書筆記#2

調整節奏,自己決定優先順序【給不小心就會太焦慮的你】讀書筆記#3

給讀到這裡的你
我是Vico,謝謝你在無邊無際的網路資訊裡看到這篇文章,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,希望看完之後能帶給你一點點收穫與慰藉,還有我衷心的祝福!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