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上班的一天…
早上8:30約各單位開視訊會議,但忘記要追蹤各單位上次會議決議的執行進度,開完會之後,隔壁單位打電話給我,說上星期有事跟他商量,怎麼都還沒接到進一步通知,才討論到一半,接著同事敲我明天下午的開會時間,隨口答應才發現明天下午已經約了別人,趕快再改時間,下午想說要核對報表要交給主管,連續對了3次,結果都不一樣,正在苦惱的時候,才發現主管在等我跟他報告明年的工作規劃,已經等得不耐煩了,想當然就被念了一頓,搞得自己灰頭土臉。
這一天才星期一,下班的時候覺得怎麼這麼累呀,能不能明天就跳到星期五,到家門樓下要開門的時候又發現,鑰匙沒帶…
我不是才休息兩天,怎麼一天的行程就把自己消耗光了。
這樣的我是不是很沒用呀?這本書能救救我嗎!
書中的第一頁一定要看,瞬間有種得到救贖的感覺「出錯不是你的問題,而是大腦的問題」、「所有的錯誤,都是源自與大腦資訊處理有關的運行機制,並不是因為你沒有能力。」
既然還有救,就好好來讀這本書吧,能不能減少出錯,甚至控制出錯。
書中分兩大段落,前面先講「引發錯誤的4大原因」,後面介紹如何「改變大腦的4個運作程序」,從腦科學切入,根本解決的出錯的問題。
本篇就先摘要出錯的4大原因。
精準用腦:大腦機制出錯的4大原因
專注力不足
出錯的主要原因就是「注意力、專注力不集中」,只要是出錯,基本上都跟注意力與專注力不足有關。
第一個影響專注力的原因是生理狀態,大腦原本就有某些時段高、某些時段地,通常都是早上最高,隨著大腦的使用,漸漸產生疲勞,到了下午、晚上專注力就愈來愈低,通常經過休息之後,就可以恢復。注意到這個規律起伏,順應調整,就可以避免出錯,所以,「容易出錯的工作」要在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執行。
其次,會造成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就是其他三個原因造的,分別是「工作記憶不足」、「大腦疲勞」及「大腦老化」。
工作記憶不足
工作記憶就是大腦的作業區域,書中用了一個很簡單的理解方式,就是便利商店的收銀機。
當同時有5-6名客人要結帳,卻只有2台收銀機,能夠處理的量能少,等待的時間就會變長,為了趕快消化客人,店員也會比較手忙腳亂,容易出現算錯錢、找錯錢等狀況,但如果同時有4台收銀機,相對每個收銀台的負擔小,出錯的可能性也就會降低。
還有另一個例子就是如果只有3個文件盒,卻同時要處理5份文件,在壓力下就會產生壓力與焦慮,也就更容易發生錯誤。
根據書中的研究,工作記憶的容量一般來說在「3」左右,3項以內的,大部分人都可以記得,但只要超過「5」,記憶就會變得不確定。
就像是說一般人腦中有3台收銀機,可以用來處理平常的資訊,有的人動作比較快、大腦轉得快或比較熟練,工作記憶可能就有4台或5台收銀機,也有人動作慢,就像只有2台收銀機,可以處理的事情就比較少,但只要經過訓練,人人都可以增加工作記憶。
綜上,一方面可以透過訓練大腦增加工作記憶,工作記憶愈多,處理資訊的速度就愈快,出錯的機會變低;另一方面則是要衡量自己能負擔的狀態,同時不要處理太多件事。
大腦疲勞
如果有「以前明明不會犯這種錯誤的,最近卻常常出錯」的狀況,出錯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「大腦疲勞」,通常會發生在長期睡眠不足、慢性壓力或運動不足的時候,使得大腦效能顯著低落。
想像如果你每天都要跑步8小時,六日也不能休息,可能不用多久就會出現運動傷害,像是大腿拉傷,關節扭傷之類的,嚴重一點還可能骨折,那就是運動過度讓身體的狀態下降。
大腦也是一樣,每天都工作到深夜,睡前還一直划手機、平板,工作壓力大加上睡眠不足,長期過度用腦,休息不夠,大腦就會漸漸產生疲勞狀況。
書中將大腦狀態從好到差區分為4種,依序為「狀態絕佳」、「健康」、「大腦疲勞」、「憂鬱症」,如果落入大腦疲勞的狀態,就要格外小心了,甚至只要是開始衰退,儘管還是在健康狀態,也要提高警覺,不要讓狀況持續惡化下去,若是置之不理,久而久之很可能就會變成「憂鬱症」。
至於為什麼上述這些行為會造成大腦疲勞呢?主要是對於腦內物質的影響。
我們大腦裡有負責掌控思考、感情與認知功能的「神經傳導物質」(俗稱腦內物質),在腦內神經細胞的突觸之間傳遞資訊,大腦疲勞就是這些腦內物質出現問題,影響大腦運作,尤其是「去甲腎上腺素」及「血清素」。
- 去甲腎上腺素:是一種為了對外來壓力做出防禦反應而分泌的腦內物質,與我們的注意力或專注力有極深的關聯。當人遇到危機或陷入險境時,大腦就會分泌這種物質,以提高注意力、專注力,一舉活化大腦,並提升思考的效能和判斷力。
- 血清素:是一種對我們的精神面有巨大影響的腦內物質,會影響與身心穩定或內心平和,並肩負控制、調整其他腦內物質及人體甦醒節奏等職責,也跟注意力及專注力有關。
若長期處於壓力及恐懼不安的狀態,不斷迫使大腦分泌腦內物質去回應外部壓力,持續過度分泌的結果,會使腦內物質愈來愈少,若比正常情況還低,就會產生大腦疲勞,再沒有改善,等到腦內物質枯竭,就會成為「憂鬱症」。
所以,「出錯頻率增加」就是身體在告訴我們「大腦累了,沒有辦法正常做出判斷或處理資訊了!」。
對此,最重要的就是提高「自我覺察能力」,時時留意「警告症狀」,一旦察覺「經常出錯」,就要加以處置。
書中說憂鬱症一般被稱為「心靈感冒」,但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,憂鬱症並不像感冒,只要睡個2、3天就會痊癒的,憂鬱症是「心靈骨折」,需要長期治療,所以要說心靈感冒的話,應該是「大腦疲勞」的狀態,不可不慎。
大腦老化
隨著年紀的增長,會愈來愈難長時間維持專注力,也愈來愈容易出錯,所以大腦老化也是造成出錯的重要原因。
但跟身體老化不一樣,只要好好運用大腦,就可以阻止大腦老化、提高記憶力,讓大腦永遠都在有活力的狀態下活動。
下一篇會接著摘要「改變大腦的4個運作程序」,從根本解決大腦出錯的問題。
書籍介紹
書名:精準用腦 提升大腦效能、杜絕失誤的科學開光術
作者:樺澤紫苑
譯者:楊詠晴
出版社:楓書坊文化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8/07
推薦閱讀
讀書都讀到哪裡去啦?提高輸入效能的4大重點!【精準用腦】讀書筆記#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