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出最高效,下筆如有神!【精準用腦】讀書筆記#3

上一篇提到如何減少輸入的錯誤,重點在於增加大腦的工作記憶、不要貪心專注單工、常用大腦以避免老化。

輸入發生錯誤,如聽錯或記錯,造成的影響可能都還好,多半是對內、對自己,自己搞錯了,要改要修正,耗費時間而已。

但輸出是對外、對他人,一旦出錯,後果就相對嚴重,更可能造成嚴重損失。

精準用腦
書名:精準用腦、作者:樺澤紫苑

想想看業績報表打錯數字,明明只有成交40筆,卻呈現50筆,就很造成公司對於業績的誤判;看診日期是星期一,卻跟病人說星期二,就害別人白跑一趟;顧客訂了紅色茶杯,卻做成藍色茶杯,不僅整批重做造成損失,更嚴重還會傷害信譽。

輸出:只要將腦力引發出來,工作的速度與品質就會提升,不出錯的輸出術

書中說,工作有九成都是輸出,包括說話、書寫、行動等都是輸出,所以大部分的出錯都是以輸出錯誤的形式出現。

那該怎麼避免出錯呢?

書中分「時間術」、「工作清單術」、「行程表術」及「工作術」4個部分說明。

時間術:在大腦最清醒的時段工作

專注力低落的出錯的魔性時段

  1. 下午2點到4點:因為午餐的飽足感,再加上工作的疲憊,這個時段容易讓人覺得昏昏欲睡,造成專注力低落。
  2. 凌晨3點到5點:深夜的睡眠時間,專注力極低,不論從減少出錯或是適當睡眠的角度,都不宜在這個時段工作。
  3. 星期一、星期五:出錯機會星期一最高占25%,星期五其次,占19%,最低的是星期二,只占5%,如果有重要工作,就要避開星期一與星期五,盡可能在星期二完成。

超晝夜的節律

所謂的超晝夜節律指的人在一天大腦的清醒程度是有節奏性的循環,90分鐘清醒度高,接著20分鐘清醒度低,如此不斷重複。

所以,不要鐵齒硬撐,而是要配合大腦的節奏工作,持續工作90分鐘之後,大腦效能降低,進入容易出錯的狀態,就要好好休息一下,小睡一下5分鐘或15分鐘都好,可以有效恢復大腦與身體效能。

不過,這個節奏會因個人的差異,約有20分鐘的誤差,維持清醒狀態的時間從70分鐘到110分鐘都有,可以觀察自己的狀態調整工作步調。

大腦清醒的黃金時間術

大腦的黃金時間是一早醒來之後的2~3小時,這個時候的大腦因為睡眠休息之後,處於完全沒有任何疲憊、朝氣蓬勃的狀態,是一天中專注力最高的時段,重要的、需要高度專注的事情,要好好利用這個時段來執行。

但僅僅只有2-3小時,怎麼夠把事情做完,書中就特別提出了延長大腦黃金時間的方法。

重點在於「別讓腦中混亂,持續乾淨地使用」,這樣一來就不會失去專注力,持續讓大腦保持效能,以延長黃金時間。

具體的做法就是「不要將多餘的資訊輸入腦中」

一早起來,先不要看電視或報紙、網路或是確認電子郵件等,避免輸入額外的資訊,才能讓大腦保持乾淨的狀態,保持專注力。

工作清單術:讓工作一目瞭然

工作清單的好處在於迅速且高效能地一件件處理工作,並確保正確、不遺漏。

  1. 專注力不會中斷:前提是要用紙本清單,不能用電腦或手機,因為重複打開查看,一來浪費時間,二來會容易受電腦或手機裡面其他的訊息影響,如網路新聞、電子郵件等,專注力就會被打斷。
  2. 不會有不小心忘記的情況:因為工作中,會一次又一次確認清單,也就是一次一次在進行「記憶複習」,就不容易忘記。但記得要把工作清單放在「眼睛一下子就可以看到的地方」,如果作了工作清單,卻沒有重複核對,那就白寫了。
  3. 增加工作記憶的容量:寫下工作清單,接下來要做什麼只要看工作清單就一目瞭然,不會湧現「這個結束之後要做什麼?」的雜念,白白消耗工作記憶。

樺澤式工作清單

作者自創的工作清單,做法如下:

  1. 不用手寫,用WORD打好,再印出來使用。
  2. 完成的工作就用紅筆劃掉。
  3. 每天不要重新打,拿前一天的來修改,因為每天工作並不會有太大改變,通常一半以上都是一樣的。
  4. 不可再做到桌子前面才想,要在坐車通勤的時候就想好。

這樣寫工作清單,只要1分鐘就可以完成,讓這1分鐘的習慣,節省一天數小時的時間,並將出錯降到最低。

截自《精準用腦》p.135
截自《精準用腦》p.135
  • AM是上午要做的事
  • PM是下午要做的事
  • 每天:每天都要做的事,例如收發郵件、填報表。
  • 空檔:10分鐘以內可以完成的事,就用事件與事件間的空檔處理。
  • 遊樂:就是遊樂,寫下去之後,為了想要去玩,可以促進自己專注工作,快速完成。
  • 其他:寫一些比較不重要的事,或是當「預備」欄位,可以追加一些臨時的工作。

以上要綜合每件事需要專注力、緊急度、重要度,寫下今天的重點工作。

行程表術:要有彈性,保留餘裕

太過密集的行程表會壓迫工作記憶,造成容易出錯的狀況。萬一有突發狀況,就可能要熬夜,也可能會影響到下一件事,造成心情的焦慮,出錯的機會也大大增加。

所以安排行程的時候需要適時加入「調整日」,也就是「不排行程表的日子」。

這樣工作彈性就會增加,可以因應實際狀況調整,工作起來就比較從容不迫,面對意外事件也能氣定神閒,做法如下:

  1. 每月3天,每10天排1天調整日。
  2. 截止日加2天備用。

但要注意的是,不可以太鬆懈把調整日當作截止日,想說反正還有2天,就隨意拖延進度,這樣還是會落入熬夜趕工的狀況。

工作術:單工、先求有再求好

強調「單工」「降低標準」

  1. 不可以同時進行兩項工作。
  2. 專注眼前工作,一件一件處理,各個擊破。
  3. 如果決定延後的事件,寫進工作清單中,例如突然想到等一下回某人的郵件,也都加進工作清單中,避免忘記。
  4. 30分目標工作術:不以100分為目標,而以30分為目標,「以30分的完成度,不管怎樣先把它做完!」,做完再進入「修改」階段,透過一次次的修改進步到50分、70分、90分,一來先有初步成果,心情會比較篤定,不會為了追求完美產生焦慮心情,再經過修改的程序,排除錯誤,最後完成100分的作品。

綜合以上,再輸出時要減少出錯,其實跟輸入一樣,關鍵在於「專注力」能否維持。

《精準用腦》不出錯的輸出術心智圖
《精準用腦》不出錯的輸出術心智圖

小結:

  1. 找出自己的大腦節奏,在專注的時候處理重要的工作。
  2. 延長及維持大腦效能,排除多餘資訊。
  3. 聚焦工作清單,避免雜念與干擾
  4. 一次專注一件事,各個擊破。
  5. 預留時間,保持彈性。
  6. 先求有再求好,多次修改,排除錯誤。

接下來的2部分,是「思考」與「整理」,一起打造不出錯的大腦。

書籍介紹

書名:精準用腦 提升大腦效能、杜絕失誤的科學開光術

作者:樺澤紫苑

譯者:楊詠晴

出版社:楓書坊文化出版社

出版日期:2018/07

延伸閱讀

你知道大腦出錯的原因只有4個嗎?【精準用腦】讀書筆記#1

讀書都讀到哪裡去啦?提高輸入效能的4大重點!【精準用腦】讀書筆記#2

鍛鍊從根本消除大腦出錯的方法~【精準用腦】讀書筆記#4

徹底來個大腦斷捨離~【精準用腦】讀書筆記#5

給讀到這裡的你
我是Vico,謝謝你在無邊無際的網路資訊裡看到這篇文章,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,希望看完之後能帶給你一點點收穫與慰藉,還有我衷心的祝福!

發表迴響